4.6 說話元素1 – 共同專注

「打鼓讓我與希言,共同專注在同一個活動裡。」高SIR合手。
「他總是不專心。」巧琳攤開雙手。「希言有什麼表現,令你認為他不專心?」高SIR引導她去想一些客觀事例。
「他時常週身郁,坐不定,又不聽我講故事,又不望人。」巧琳說:「只顧住玩他自己喜歡的玩具。」
「或許家長容易有個標準印象,認為專注就是姿勢端正、即時反應、眼神注視。」 高Sir 瞪一瞪眼。
巧琳注視回應。
「我會用實際效果來判斷孩子的專注力。一個兩歲的小孩,能跟從口頭指令,或者能擺放四至五磈拼板,就有基本專注,無論他有沒有坐好或望住。」高SIR說: 「你可以調節期望,以故事時間為例,只要希言能同共望著故事書,坐著聆聽幾句話,同共指向故事書的圖畫,就要讚一讚他。」
「還有多些實際效果嗎?」
「可以用一些發光或發聲的玩具吸引孩子的察覺,維持3至5秒鐘;之後,逐漸移動玩具,讓孩子的眼睛一直追蹤玩具;或將玩具放在較遠的位置,讓孩子有意識地去拾起。」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《愛在不言中 – 言語障礙孩子的成長故事》

率先發佈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peechless.hk
完整閱讀: http://morethanspeech.org
服務查詢: http://www.speech.com.hk
教學示範: http://goo.gl/jEs5fd

LIKE & SHARE = 支持繼續寫下去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