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大綱:
努力讀書,考得好成績,
拼命工作,搵得好職業,
用心去愛,嫁得好老公,
巧琳加倍用心愛兒子,
為何偏偏得不到回應?
巧琳的生涯規劃完美達標,擁有得意的事業及婚姻,偏偏兒子兩歲多還未開口講說話,懷疑有自閉症及言語障礙,完全打亂了她的生活。
巧琳憧憬贏在起跑線,
她老公渴望買樓上車,
他渴望的成就,幾時功成利就,
她憧憬的未來,為何還未到來?
兒子如蝸牛漫步般學習語前技巧、口肌活動及語言表達,漸入佳境之際,又墮入由業主加租引發的一連串逆境。原來幫助孩子跨越障礙的方法,也可以幫助這家人渡過難關。在陪伴兒子成長的路上,巧琳還意外地解開了身世之謎,尋回喜愛的志業,重建家人關係,悟出「樂活、真愛及生命」的道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註:此網誌記載了早期 (2014-2017) 的初稿,當時書名是《言語治療,我想說的其實是》, 劇情只提到孩子接受語前訓練 ,即首四章止;由第五章起,加入了口肌訓練及表達訓練、港式生活情節及生命的感悟,並改名為《愛在不言中•言語障礙孩子教曉我的事》,實體書版本(2019)已經大幅修改,共九章,與此網誌的內容已大不相同,可看看新書的目錄。
巧言雋語:
巧琳呆嘆著如煙的過去,再望著獎杯下的希言:「逝去的風光,現在已經不重要了」
銳雋:「自閉?無可能罷。由胎教開始,又腹部按摩,又莫札特,又三字經,我們投放了這麼多在阿仔身上,怎可能會自閉呢?」
巧瑤:「我們這一代家長好似前世欠了子女,要買多些產品,報多些COURSES,才能贖罪。當人人都買的時候,我不買便執輸了。」
高SIR遙望著青馬大橋:「就當是上天給予我們額外時間,欣賞沿路風光。」
陳博士:「找到心愛的唱片,就像遇上一位難得的知音人。」
盛爸爸:「思念是一種幸福。」
夏老太:「不要緊,這不是你的錯。」
冼姑娘:「語前技巧是最容易被人忽視,包括輪流作轉、目光接觸、配對技巧、共同專注、模仿能力、工具運用及遊戲技巧等。」
任老師:「無論孩子是哭是笑,都是一種體驗,讓孩子親身經歷學習的流程。」
曉玲爸爸:「我曾經向天祈求,只要女兒康復出院,上天要拿走我什麼也可以。現在她活下來,我已很滿足。」
知衡媽媽:「完成指令後獎他吃糖,有時覺得自己好像訓練海豚般,但我不理得,最緊要有效。」
小元家人:「如果大人都不能勝過別的人目光,那患有侏儒症的他便更難得勝。我們也學習著視他為一般小朋友。」
李師母:「每個人都是有其獨特的使命,各按其時。」
作者簡介:
《愛在不言中 – 言語障礙孩子教曉我的事》作者 – 高展鵬
發佈資料:
粉絲專頁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speechless.hk
完整閱讀: http://morethanspeech.org
服務查詢: http://www.speech.com.hk
教學示範: http://goo.gl/jEs5fd
歡迎轉載,請列明出處 《愛在不言中》
免責聲明:
本書描述的言語治療課並不是實際課堂的全部情況。為讀者易於明白,書中將訓練目標及技巧切割成不同段落加以描述,但現實當然是讓孩子易於應用日常溝通,故言語治療師會高度融合地施行多種目標及技巧。而治療目標及提示方法亦因人而異,建議家長諮詢言語治療師的專業意見。